淺談紅外攝像機的紅外光源
來源:中國數(shù)字音視網 作者:音翔 編輯:數(shù)字音視工程 2010-03-18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lián)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紅外攝像機所用的紅外光源,是紅外攝像機的核心部件,因為這個元件直接關系到紅外攝像機的壽命和距離。目前市場主要有兩種類別,一種是傳統(tǒng)型的圓珠LED燈,在紅外起源中講到的遙控器,其實主要部件就是這種能發(fā)紅外線的二極管,俗稱紅外燈,專業(yè)術語叫(LED),也是比較傳統(tǒng)和常用的一種紅外光源。另一種便是兩年前風靡一時的“陣列式”紅外光源據稱有諸多優(yōu)點,“陣列式”紅外的原理是將諸多發(fā)光芯片加以集成,光電轉化效率比普通的要高,普通的LED的光電轉換率是10%,而“陣列式”紅外攝像機的光電轉換率可提升到25%以上,這也正是“陣列式”紅外攝像機照得所有物體都白花花的一片的原因,夜間人臉和衣服在圖像上很難分別開來。還有其發(fā)熱量無法像傳統(tǒng)紅外燈一樣固定在攝像機的鏡頭周圍,于是市場上所見到的“陣列式”紅外攝像機,多為燈板與鏡頭分離的,分別固定在上下或是左右兩側,盡管在“陣列式”紅外光源上加上不同程度的透鏡,根椐光的反射為直線的原理,但與攝像機鏡頭所接收到的反射紅外光線角度并不可能一致。
紅外光源關系到紅外攝像機的壽命和距離,一般來說,其紅外燈輻射功率與正向工作電流成正比,但在接近正向電流的最大額定值時,器件的溫度因電流的熱耗而上升,使光發(fā)射功率下降。紅外二極管電流過小,將影響其輻射功率的發(fā)揮,但工作電流過大將影響其壽命,甚至使紅外二極管燒毀。當電壓越過正向閾值電壓(約0.8V左右)電流開始流動,而且是一很陡直的曲線,表明其工作電流要求十分敏感。因此要求工作電流準確、穩(wěn)定,否則影響輻射功率的發(fā)揮及其可靠性。輻射功率隨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包括其本身的發(fā)熱所產生的環(huán)境溫度升高)會使其輻射功率下降。紅外燈特別是遠距離紅外燈,熱耗是設計和選擇時應注意的問題。
紅外燈的亮度,取決于紅外燈本身的晶片功率和通過的電流,并不是取決于紅外燈本身的體積大小或是封裝膠體的顏色,很多人誤解為紅外攝像機的紅外燈體積大,便功率大,還有人誤解說“藍燈”比“白燈”好,這些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紅外燈廠家通常會將功率大的晶片在封裝時將外觀體積做大,這倒是真的。市場上質量較好的紅外燈的晶片,大多是來自臺灣,常見的晶片有“鼎元”和“光磊”兩種。晶片本身具有不同的功率,用常見的有10 mil、12 mil、14mil、16mil、 24mil等種類。同樣晶片的功率,紅外燈亮度與電流的大小也成正比,但對燈的損耗會加大。
同樣的電流下,晶片的功率大小與紅外燈亮度也成正比。例如在同樣是50毫安的電流下,24mil的晶片會比12mil晶片更亮,這種方法可以保證紅外燈的亮度,同時也可保證紅外燈的壽命,但成本也高,少數(shù)紅外攝像機廠家會這樣去用。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