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息技術
來源:中國數(shù)字音視網 作者:Tyrael 編輯:數(shù)字音視工程 2010-07-22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lián)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全息(Holography)(來自于拉丁詞匯,whole+ drawing的復合),特指一種技術,這種技術可以讓從物體發(fā)射的衍射光被重現(xiàn),其位置和大小同之前一模一樣。從不同的位置觀測此物體,其顯示的像也會變化。因此全息圖像是三維的。
全息技術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xiàn)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此即拍攝過程:被攝物體在激光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干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干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著干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后,便成為一張全息圖;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xiàn)物體光波信息,這是成象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復雜的光柵,在相關激光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個象,即原始象(又稱初始象)和共軛象。再現(xiàn)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xiàn)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干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全息技術可以應用在投影光刻、立體電影、電視、展覽、顯微術、干涉度量學、軍事偵察監(jiān)視、水下探測、金屬內部探測、保存珍貴的歷史文物、藝術品、信息存儲、遙感,研究和記錄物理狀態(tài)變化極快的瞬時現(xiàn)象、瞬時過程(如爆炸和燃燒)等各個方面。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