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也會發(fā)光了:史上最薄的電燈泡
來源:數(shù)字音視工程網(wǎng) 編輯:上善如水 2015-07-10 11:48:27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lián)系方式: | |
咨詢內(nèi)容: | |
驗證碼: |
|
1.驚呆了!石墨烯也會發(fā)光了:史上最薄的電燈泡
(Graphene gets bright: World's thinnest lightbulb developed)
由博士后研究者Young Duck Kim帶領的團隊和韓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聲稱他們首次證明了利用石墨烯可以得到層片上的可見光光源,這種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原子級厚度的晶體結構。“從石墨烯中散發(fā)出明亮的可見光”,這項研究已經(jīng)發(fā)表在在線進展刊物《Nature Nanotechnology》網(wǎng)站上。
這是史上最薄的電燈泡,這種寬帶似的光發(fā)射器能夠集成條帶并為原子級厚的透明顯示裝置和石墨烯基芯片通信鋪路。
2. 納米 石墨烯摻雜“硼”為有機發(fā)光二極管注入新的活力
(Boron -Containing Nanographenes Hold Promise for OLEDs)
來自歌德大學的化學家開發(fā)了一款新型的有機發(fā)光材料,他們通過將硼原子插入到納米石墨烯中,將其應用在OLEDs,使該種OLEDs較其它的有機發(fā)光二極管 的熒光顏色可以在更寬泛的藍色光譜范圍內(nèi)轉換,它的導電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且可以長期曝露在空氣和潮濕環(huán)境中不受影響,極具使用價值。
該種石墨烯不僅能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設備,未來也將更多的應用在智能手機、藥品等領域。
3.石墨烯量子點發(fā)光二極管
(Graphene quantum dot LEDs)
YOO教授帶領他的團隊,通過巧妙的設計層間構型,成功的制備出了基于石墨烯量子點的發(fā)光二極管,其照明度可達1000cd/㎡,整個制備過程高效、環(huán)保、可控。
將石墨烯量子點應用于光學設備,GQD-LEDs屬于首例。盡管從效率方面來講,GQD-LEDs還比不過普通的發(fā)光二極管,但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不斷改善,最終成為新一代發(fā)光二極管。
4.研磨納米管生產(chǎn)納米帶
(Grinding nanotubes yields graphene nanoribbons)
萊斯大學、印度技術研究所和黎巴嫩美國大學的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研磨納米管可能是一種形成納米帶的簡便方法。這項研究表明像研磨這種簡單的過程能夠在固體的納米結構中傳遞很強的化學耦合性,并生產(chǎn)出具有特殊性能的產(chǎn)品。
這項實驗已經(jīng)在標準實驗室條件下做過,但其精確的動力學尚不清楚。
5.科學家們通過用石墨烯對金剛石涂層來消除摩擦力
(Scientists make friction disappear by coating diamonds with graphene)
最近,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將微小的金剛石和二維的石墨烯結合成的微小結構具有超潤滑性。這就意味著他們相互間或者他們和其他物體間的摩擦力接近于零。當金剛石納米顆粒和石墨烯緊密接觸在一起時,石墨烯會卷曲包覆金剛石顆粒,形成類似球體的結構。
由于石墨烯涂層的存在,金剛石顆粒移動性會更好。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超潤滑性只發(fā)生在干燥環(huán)境情況下。
6.“納米管”研磨成“納米帶”?
(Nanotubes ground to nanoribbons)
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磨的方式將碳納米管制成了石墨烯納米帶,整個過程是通過研磨來觸發(fā)的一個化學過程。限于目前的技術水平,尚不能對納米級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控,這一過程的動力學理論還不能明確給出。
石墨烯納米帶的成功制備,為納米材料的發(fā)展帶來了福音,這只是一個開始,必將成為未來發(fā)展的一個新的熱點。
評論comment